“2019年5月27日15时45分,气象卫星监测结果显示,阜阳市晴空,没有监测到火点……。”5月28日,在市生态环境局网格化精准监控平台中心,记者看到了由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发送的一份阜阳市卫星遥感信息。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倪显生介绍,今年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我市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火点等手段,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网格化卫星遥感监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秸秆焚烧火点并进行处置。
卫星遥感全天实时监控
在5月2日的火情监测中记者看到,“我市有2处出现高温点,时间2日14时10分,经度116.1维度32.88”等信息,并配有火点监测图。“通过精确定位,一般误差控制在500米以内。”倪显生说,收到报告后立即向县市区反馈,让负责人员到现场查明原因,有疑义的做出情况说明,出现问题要及早处置。
很快,反馈信息为该火点由该地一农户焚烧垃圾形成。
“去年下半年和省气象局洽谈、签订合同,完成我市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火点服务项目。有了遥感监测之后,我们能在第一时间监管农村秸秆焚烧。”倪显生说,农村焚烧秸秆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农田的范围广,靠人工寻找火点费时费力。在秸秆禁烧期间,火情卫星遥感监测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一旦发现大范围、密集火点,立即向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反映情况,报送监测报告,同时通知相关地区或部门,为其及时准确执法提供依据。
从空中到地面全覆盖
为做到秸秆禁烧监测监控从空中到地面全覆盖,不留死角,我市部分乡镇安装了高清摄像头。
颍东区插花镇有10余个高清摄像头,基本将镇域范围内的系统监控信息“一网打尽”,由“蓝天卫士”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实时传送给监管人员,实现实时监控的无缝衔接,一旦发现情况,迅速定位,及时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处置。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操作客户端,便可通过互联网遥控数十里之外的高清观测摄像头,可以将田块的景况尽收眼底。包保值班人员有没有到位及有无着火点等情况也一目了然。
插花镇镇长史明康告诉记者,10余个高清探头不仅可以360°全方位旋转查看,还可以清晰地看到1.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画面,24小时监察,一旦发生秸秆焚烧情况,便会即刻联系到在外巡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