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真的飞起来了”“从来没见过卖这么贵,吃不起猪肉了”……近期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大涨,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本地猪肉价格随着全国一起大涨,未来将持续高位波动。但本地生猪养殖存栏、出栏量仅小幅下降,猪肉供应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现象。
猪肉价格今年涨了一倍
2019年3月30日,全瘦肉零售价12元/市斤;4月30日,16元/市斤;7月30日,18元/市斤;8月26日,25元/市斤……这是市发改委对阜城莲池农贸市场猪肉价格的监控轨迹。
8月份以来,阜阳市监测点生猪出栏均价持续上涨,前3周分别为940元/50公斤、1005元/50公斤、1175元/50公斤,周环比分别上涨5.62%、6.91%、16.92%;前3周猪肉零售均价分别为15.88元/斤、16.38元/斤、20.44元/斤,周环比分别上涨4.75%、3.15%、24.79%。这一上涨趋势仍在持续中。
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令人咋舌。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近期价格呈攀升趋势。待宰活猪价格从今年元旦的12.35元/公斤,上涨至8月底的26元/公斤,涨幅达110.52%,同比上涨87%;仔猪从元旦的27.3元/公斤上涨至目前的70元/公斤,涨幅达156.41%,同比上涨133%;猪肉价格从元旦的24元/公斤上涨至目前的42元/公斤,涨幅达75%,同比上涨68%。
市发改委分析,由于猪价上涨,各地加大了补栏力度,且终端消费毕竟有限,预计短期内生猪及猪肉价格涨幅可能会放缓,或高位小幅波动。
年出栏生猪400万头,80万头就能满足本地消费
“我市是生猪养殖和外调大市,生猪养殖量远远大于本地消费量,本地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出现短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朝良向记者分析。
据统计,全市拥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600多家,生猪饲养量和猪肉产量约占全省1/7,年生猪出栏量在400万头以上,2018年出栏413.82万头。王朝良介绍,按照往年统计情况,我市本地消费只需要80万头左右,以往绝大部分生猪调往外地。
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跨区域的生猪外调受到限制,我市生猪外调量有所下降,主要是点对点的外调。据统计,目前我市生猪(产品)仍有20%外调省外,调往市外的生猪量更大。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200.75万头,同比下降0.3%,生猪出栏190.42万头,同比下降0.15%,能繁母猪存栏19.19万头。“生猪存栏、出栏量同比仅小幅下降,不会影响本地的猪肉供应。”王朝良分析,目前全市13家屠宰场运行正常,本地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并不是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变化,主要的还是受全国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
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可获利1500元
猪肉价格大涨,使养猪成为暴利。8月30日,我市育肥猪均价为28元/公斤,环比上涨9.3%,同比上涨69.65%。
育肥猪出栏价28元/公斤,意味着养殖户每出栏一头100公斤左右的育肥猪,可收入2800元,而仔猪、饲料等各种成本,总共约需1200元至1300元,养殖户可获利约1500元。
目前,我市猪粮比为12.7:1,处于近十多年来的最高点。对于生猪市场的监控,不仅仅只看猪价,更注重的是对猪粮比的监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猪粮比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目前,国家对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采取区间设置,合理的水平在5.5:1-5.8:1之间。也就是说,猪粮比在这一区间,养殖户卖猪既不亏损也不赢利。猪粮比价高于9.5:1或低于4.5:1,进入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上涨或重度下跌),目前我市猪粮比已处于盈亏平衡点上方的红色区域。
“利润大,风险也很高”
“你问下一步是不是扩大规模?利润大,风险也很高!”面对记者的问题,阜阳快乐农牧公司总经理赵勇如此回应。
赵勇多年从事养殖业,2010年在颍泉区宁老庄镇设立快乐农牧公司,并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目前,快乐农牧公司存栏生猪1万多头,其中包括2000多头能繁母猪。
“从事养殖20年来,目前的这个价格是最高的。”赵勇说,这几天育肥猪出栏价涨到了28元/公斤,确实是不敢想的高价。赵勇算了一笔账,包括各种成本在内,育肥猪1公斤的成本在6.5元左右,养猪目前确实是暴利。
不过,对于是否扩大规模,赵勇坦言“还在观看”。“主要是风险没办法控制。非洲猪瘟没有疫苗、没有治疗药物,一旦发生就是灭顶之灾。”
不发瘟就发财!这句话放到今天来看,再合适不过了。养殖场户经历一年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进入了信心最弱、恢复生产难度最大的档期,养殖企业不敢轻易补栏。从全国范围来看,疫情已造成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7个月下降,降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去年以来,我市严防严控,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目前全省仍处于I级应急响应状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对我市养殖户的信心影响较大。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全国、全省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同步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遏制和扭转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全力打好生猪促生产、保供应攻坚战,确保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王朝良表示。